课程内容
依据核心素养和学段目标,按照学生的认知特征和信息科技课程的知识体系,围绕数据、算法、网络、信息处理、信息安全、人工智能六条逻辑主线,设计义务教育全学段内容模块,组织课程内容,体现循序渐进和螺旋式发展。
(1)数据:数据来源的可靠性——数据的组织与呈现——数据对现代社会的重要意义。
(2)算法:问题的步骤分解——算法的描述、执行与效率——解决问题的策略或方法。
(3)网络:网络搜索与辅助协作学习——数字化成果分享——万物互联的途径、原理和意义。
(4)信息处理: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信息处理一使用编码建立数据问内在联系的原则与方法——基于物联网生成、处理数据的流程和特点。
(5)信息安全:文明礼仪、行为规范、依法依规、个人隐私保护——规避风险原则、安全观——防范措施、风险评估。
(6)人工智能:应用系统体验一机器计算与人工计算的异同——伦理与安全挑战。
如图 1 所示,具体学习内容由内容模块和跨学科主题两部分组成。“六三”学制
第一学段包括 “信息交流与分享”“信息隐私与安全”“数宇设备体验”。
第二学段包括 “在线学习与生活”“数据与编码”“数据编码探秘”。
第三学段包括 “身边的算法”“过程与控制”“小型系统模拟”。
第四学段包括 “互联网应用与创新”“物联网实践与探索”“人工智能与智慧社会”“互联智能设计”。
说明
3~8 年级单独开设课程,其他年级相关内容融入语文、道德与法治、数学、科学、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
说明
根据“五四”学制不同学段目标要求,“五四”学制 1~5 年级课程应覆盖“六三”学制 1~6 年级绝大部分课程内容;“五四”学制 6~9 年级课程安排“六三”学制其余课程内容,且分布合理,为学生充分实践、探究留出时空。